【本港樓市】瑞銀:港樓首次走出「泡沫區」,實質樓價重回2017年水平
瑞銀集團發布2023年《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指出過去兩年全球通脹及利率飆升,令環球多個金融中心的樓市回到較平衡狀態。
【本港樓市】美議息前現跌價潮,鰂魚涌康怡花園2房再現6字頭
【本港樓市】美聯樓價指數連跌5周,較年內高位跌幅擴大至4.42%
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鰂魚涌康怡花園9月暫錄得5宗買賣成交,其中一個2房單位跌穿「7球」﹐以688萬元沽出。
「美聯信心指數」最新報53.3點,按周跌0.6%。
市場消息指,荃灣中心有業主以378萬元沽出兩房,造價重回2015年買入價,惟扣除釐印費及代理佣金等基本使費後,需實蝕離場,即持貨8年「賺咗住」。
近期網路流傳一條影片,一名居港女建師親自設計在佐敦實用面積只有約160平方呎的納米樓,設有步入式衣櫃、工作桌及健身房等六大功能。
香港樓市持續走淡,曾任財政司司長的唐英年接受《星島日報》訪問時表示,樓市對整體經濟是非常重要指標,也是市民是否外出消費的重要心理因素,因此認同現時是減辣時機,但亦要維持「住房不炒」的原則,因此可酌量減一些「辣招」,例如3000萬元或以上豪宅,可考慮不收從價印花稅,直言不想樓崩坍。
滙豐將於下周一(18日)大幅上調新造H按封頂息0.5厘,按息水平將升至4.125厘。
世紀黑色暴雨襲港,令本港多處出現嚴重水浸,潭白筆山豪宅屋苑紅山半島更發生山泥傾瀉,令第70,72及74號獨立屋地的基外露並懸空,情況駭人,令人擔心有進一步倒塌風險。
大嶼山洋房屋苑WHITESANDS繼5月份錄得首宗二手蝕讓個案後,屋苑歷來第二宗二手成交個案亦貶值收場。
該中原地產統計的56個鐵路沿線二手屋苑,雖然8月份錄得292宗買賣登記,較7月250宗上升逾一成,但仍屬今年次低,比3月798宗低逾6成,反映復常效力曇花一現;8月更有近一半屋苑呎價續跌,跌幅最多逾一成。
投資者伍冠流被外界稱為「凶宅大王」,自然曾經買過亦到過不少凶宅睇樓,雖然伍冠流本身有宗教背景對於異靈之說百無禁忌,不過,他在接受傳媒訪問時曾指,早年曾購入置富花園一個凶宅,在睇樓期間同場的太太突然用一把男人聲音與他交談,嚇得他即時拉著太太出門口。
「舖王」鄧成波家族續出貨,據指,剛以約8,200萬沽出淺水灣麗景園3座中層單位連兩個車位,較叫價低近2成,單位在2016年以7,038萬購入,帳面賺逾千萬元。
差估署今日公布7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跌約1.12%,連跌3個月,跌幅擴大。
政府近年大力發展東九龍,區內工商物業前景被看好,不少投資者低調在區內工廈市場尋寶,其中,人稱「汪阿姐」的汪明荃,剛以700萬元增持九龍灣美羅中心一個單位,呎價9,859元,創該廈逾5年新高。
在2017年聯同一眾投資者以逾400億元購入中環中心的「磁帶大王」陳秉志,近日陸續放售物業。
大埔比華利山別墅可算是恒地(00012)近年最大型豪宅項目,項目總樓面面積約116.4萬平方呎,共提供535座洋房。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選取於2021年及以後放售的整體住宅銀主盤總數有370個,截止2023年7月份,當中有逾四成已售出,待售單位216個。
港銀再度加息後,樓市跌勢加劇,蝕讓潮更進一步蔓延至入市逾7年的市區豪宅業主。
加息陰霾及大型新盤減價搶客等因素下,業主議價空間擴大,牛池灣海港花園一個3房改2房單位減100萬以680萬元沽出,持貨5年帳面損手90萬元。
新盤低價推,資助房屋亦要劈價出貨,黃大仙竹園北邨現筍價,一個中層單位放盤半年以210萬元(未補地價)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