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集團(0010)董事長陳啟宗在致股東函中表示,香港正經歷系統性轉變,雖然經濟不會沒落,但隨內地經濟變差必受影響,尤其樓市正經歷結構性變革,形勢已截然不同,而數十年來,香港是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期間全球經濟增長幾乎從未間斷,但中美鬥法,香港首當其衝,全球經濟會嚴重分化。
政府周四(9月14日)傍晚在西九文化區舉辦「香港夜繽紛」啟動禮,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主禮,宣布推出多項夜間活動,在中秋節前後陸續推出,橫跨國慶、萬聖節、聖誕節、新年至明年初。
市場消息指,荃灣中心有業主以378萬元沽出兩房,造價重回2015年買入價,惟扣除釐印費及代理佣金等基本使費後,需實蝕離場,即持貨8年「賺咗住」。
近期網路流傳一條影片,一名居港女建師親自設計在佐敦實用面積只有約160平方呎的納米樓,設有步入式衣櫃、工作桌及健身房等六大功能。
滙豐將於下周一(18日)大幅上調新造H按封頂息0.5厘,按息水平將升至4.125厘。
調查顯示香港經濟成長預測面臨無法實現的風險 疫後復甦勢頭減弱之際,經濟學家下調了對香港經濟成長的預測,政府無法實現全年經濟成長目標的可能性加大。
香港政府近日倡議夜經濟,多間地產商表態支持,延長旗下部分商場營業時間及推出消費優惠,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二(5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表示已要求盡快落實推動晚間活動的工作,希望可在下星期公布細節和內容,並稱十—國慶將舉辦國慶煙花匯演,亦會有一連串的慶祝和優惠活動,務求讓香港的晚上不斷活起來。
「舖王」鄧成波家族續出貨,據指,剛以約8,200萬沽出淺水灣麗景園3座中層單位連兩個車位,較叫價低近2成,單位在2016年以7,038萬購入,帳面賺逾千萬元。
大埔白石角二手樓錄勁蝕個案,原業主帳面輸近「9球」出貨。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選取於2021年及以後放售的整體住宅銀主盤總數有370個,截止2023年7月份,當中有逾四成已售出,待售單位216個。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印度考慮對大米出口實施更多限制,有可能會對運輸半熟米(蒸穀米)徵稅,以應對食品價格上漲問題,但當局目前尚未有定案。
港銀再度加息後,樓市跌勢加劇,蝕讓潮更進一步蔓延至入市逾7年的市區豪宅業主。
九龍地鐵沿線兩房銀主單位成交價僅「3字頭」,呎價低於9,000港元。
上水天巒錄一個洋房屋以2160萬元沽出,帳面賺60萬元。
據《路透》引述兩名知情人士指,作為瑞信與瑞銀集團(UBS)合併的一部分,瑞信將裁減約80%的香港投資銀行團隊,裁員將從本周開始。
樓市疲弱,有市區名牌豪宅呎價跌穿2萬元關口,原業主入市足足11年都要蝕讓離場,為市區豪宅罕見。
政府統計處公布預先估計數字,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1.5%,遜於市場預期增長3.5%,而第一季的升幅為2.9%。
由路勁(1098)夥平保(2318)等發展的黃竹坑站港島南岸第一期晉環,已屆現樓。
市場消息指,新葵芳花園一個兩房單位新近獲買家以566.8萬元接貨。
縱然樓市於上半年通關後價量齊升,惟多了持貨期較短的業主沽價離場,故二手私宅轉手獲利比率及平均賺幅雙雙逆市持續試低,惟跌幅已較去年下半年明顯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