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集團發布2023年《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指出過去兩年全球通脹及利率飆升,令環球多個金融中心的樓市回到較平衡狀態。
鰂魚涌康怡花園9月暫錄得5宗買賣成交,其中一個2房單位跌穿「7球」﹐以688萬元沽出。
「美聯信心指數」最新報53.3點,按周跌0.6%。
市場消息指,荃灣中心有業主以378萬元沽出兩房,造價重回2015年買入價,惟扣除釐印費及代理佣金等基本使費後,需實蝕離場,即持貨8年「賺咗住」。
市場消息透露,西貢清水灣傲瀧一個特色單位,銀主原本叫價6000萬元放盤,累減3000萬元後易手,減幅約50%。
差估署今日公布7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跌約1.12%,連跌3個月,跌幅擴大。
政府近年大力發展東九龍,區內工商物業前景被看好,不少投資者低調在區內工廈市場尋寶,其中,人稱「汪阿姐」的汪明荃,剛以700萬元增持九龍灣美羅中心一個單位,呎價9,859元,創該廈逾5年新高。
在2017年聯同一眾投資者以逾400億元購入中環中心的「磁帶大王」陳秉志,近日陸續放售物業。
大埔白石角二手樓錄勁蝕個案,原業主帳面輸近「9球」出貨。
大埔比華利山別墅可算是恒地(00012)近年最大型豪宅項目,項目總樓面面積約116.4萬平方呎,共提供535座洋房。
港銀再度加息後,樓市跌勢加劇,蝕讓潮更進一步蔓延至入市逾7年的市區豪宅業主。
油塘新盤平爆價奏效,1日沽清推售626個單位,惟二手交投冰封,市場蝕讓停不了,馬鞍山天宇海3房賣778萬元,帳面蝕約150萬元,售價創近7年同類低價。
九龍地鐵沿線兩房銀主單位成交價僅「3字頭」,呎價低於9,000港元。
鰂魚涌太古城8月首8日暫錄5宗成交,一個套3房以940萬元易手,呎價低於1.2萬元。
早前長實油塘新盤親海駅II低價出擊,售價最便宜的開放式戶,折實價僅約290萬元;此舉進一步打擊低迷的二手市況。
上水天巒錄一個洋房屋以2160萬元沽出,帳面賺60萬元。
都市人工作繁忙,不少人都會聘請外傭幫忙料理家事,照顧小朋友,但并非所有單位都設有工人房。
何文田皓畋出現超大額蝕讓個案,涉及在5年前以每呎近6萬元新高價售出的極高層特色單位,最新以5000萬元沽出,較購入價大跌逾4成,帳面蝕逾3800萬元,夠買逾10間油塘親海駅II的開放式單位。
樓市疲弱,有市區名牌豪宅呎價跌穿2萬元關口,原業主入市足足11年都要蝕讓離場,為市區豪宅罕見。
觀塘市中心半新盤凱滙錄得一宗蝕讓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