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全球策略師Marko Kolanovic表示,現時投資者討論的話題,與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完全相同,即聯儲局暫停加息、消費具韌性、軟著陸、強勁就業等,即使目前的情況不一定與2007至2008年相同,但已有足夠的相似之處,值得大家謹慎對待。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通脹持續上升使俄國央行只能加息,表明俄羅斯不能容許物價不受控制上升,警告如不加息俄國經濟或遭受打擊。
港元拆息(HIBOR)在上半年急升,推動中銀香港(2388)淨息差按年擴闊0.43厘,至1.56厘,淨利息收入漲51.4%至232.08億元,純利升34.6%至169.98億元,每股盈利增34.6%至1.6077元,中期股息多派17.8%至每股0.527元。
滙豐控股(0005)周二發公告稱,將出售旗下加拿大銀行業務給予加拿大皇家銀行,現金代價135億加元(約101億美元),並在2023年底完成。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周三(19日)公布最新經濟數據,顯示上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10.1%,通脹率重返至40年以來高位,略高於路透社經濟學家預期的10%。
美國加息不手軟,影響風險資產大跌。
英國公布減稅方案後,震散英鎊匯價及英國債市。
美國加息對股市影響是甚麼?美國聯儲局於9月再次加息0.75厘,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升到介乎3厘至3.25厘,為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著名經濟學家魯賓尼(Nouriel Roubini)認為,美國及至全球都將在今年底發生漫長而慘烈的經濟衰退,甚至整個2023年都深陷其中,而標指恐怕會大幅下跌達4成。
美國8月份通脹高於預期,市場憂慮聯儲局大幅加息。
美國6月份通脹按年升9.1%,再創40年新高,並超乎預期的8.8%,較上月的8.6%再度升溫。
美國於6月16日凌晨公布6月議息結果,官員決定加息0.75厘,令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升至1.5厘至1.75厘,美國聯儲局加息幅度為1994年來最大。
美國今年不斷加息,為美股市場帶來巨大影響,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今年言論對美國經濟有重要影響,我們不妨看看他今年說過什麼!這亦可說明美國的高通漲問題,正影響聯儲局貨幣政策。
美聯儲最早提議積極加息的官員之一,聖路易斯聯儲銀行行長布拉德(James Bullard)表示,美聯儲會通過多次加息0.5厘,讓基準利率今年底前達到3.5厘左右,並且不排除一次加息0.75厘。
美國縮表來襲,美聯儲週三(6日)發表上月議息會議紀錄,委員支持5月開始縮表,大致同意每個月縮表數額為950億美元,擬每月縮減資產負債表,官員接近就減持債劵計劃達成協議。
美聯儲昨日(16日)宣佈加息25個點子至0.25%-0.50%區間,為2018年12月以來首次加息。
美國通脹高企,1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7.5%,高於市場預期的7.3%,創40年新高,以致各大行上調今年加息次數及幅度預測,近期科技股大幅急挫。
美國昨日(10日)公佈最新通脹數據,1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7.5%,高於市場預期的7.3%,創40年新高,為1982年2月以來的最高紀錄,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穿2厘大關。
俄烏局勢緊張、疫情反彈及美國加息預期令環球市場蒙上陰霾。
滙豐(0005)今早突破58元,早市收升1.5%,報58.8元,再創兩年新高,2022年暫升25%,市場憧憬加息環境或對銀行息差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