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810)創辦人雷軍發內部信稱,2023年對於小米而言,是開啟全新發展週期的一年,也是一系列的深刻的變革進入深水區之時,集團正處於全新階段的起跑線上,為未來2-3年的新一輪爆發做好準備。
據內媒引述消息來自小米(1810)多個部門員工報道,小米近期開啟了一輪裁員,而當中涉及手機部、互聯網部、中國部等多部門,並估算整體裁員或達15%,即涉逾5000人。
印度執法當局今年4月以小米(1810)涉嫌通過特許權使用費,向外國實體非法匯款為由,凍結小米資產。
小米 (1810) 創辦人雷軍在社交平台轉載自己接受央視節目《雲頂對話·雷軍》訪問的預告片,並提及自己創辦小米和進軍電動車的初衷。
在巴菲特近日沽售比亞迪(1211)股份之際,小米(1810)則銳意進軍電動車產業。
小米(1810)上周公布中期業績,純利7.9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95%。
繼阿里巴巴(9988)週二(22日)宣佈加碼股份回購,將回購規模從150億美元增至250億美元(約1950億港元),小米集團(1810)亦公佈回購計劃,以斥資最多100億元不定期於公開市場回購股份。
據《新浪網》報導,小米集團(1810)創始團隊成員、原小米技術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偉星離職,他是小米的12號員工。
小米(1810)今日(28日)低見15.88元,本周累跌14%,創52周新低,並失守2018年上市招股價17元。
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在中國監管打擊下,中國最富有的10位科企富豪在今年總淨資產蒸發800億美元,幾乎失去總財富的四分之一,創下該指數2012年開始追蹤全球富豪以來的最大年度損失。
2021 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機市佔率排名出爐,三星以20.8%蟬聯第一名寶座,較第二季增加2%;Apple(AAPL)也憑藉iPhone 13 新機上市奪回第二名,市佔率達15.2%,較第二季增加1.1%。
小米 (1810) 召開投資者會議,董事長雷軍指出,小米造車及團隊各項工作的進展都遠超預期,預計小米汽車將於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
小米集團(1810)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雷軍今日發表微博帖文稱,「小米汽車新同學,今天開學了!」,指小米汽車有限公司今日正式註冊,註冊資金為100億元人民幣,由雷軍本人擔任法人代表。
福布斯中國公佈「2021福布斯中國最佳CEO榜」,小米集團(1810)主席雷軍創辦人、董事長兼CEO套得今年最佳CEO,去年榜首的阿里巴巴(9988)張勇卻在今年跌出榜外。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報告,小米(1810) 第二季於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達17%,首次成為世界第二,僅次於三星(Samsung)的19%,而蘋果(AAPL)則排名第三,市場份額達14%,Oppo及Vivo分別佔10%,其他品牌則佔30%。
內地媒體《半導體行業觀察》引述消息,小米(1810)正重新籌備製造晶片,並已經開始在外招聘團隊。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調查所得,今年首季全球智能手機銷售量達3.78億部,按年增長26%,銷售三甲品牌依次分別是為三星、蘋果(AAPL)及小米(1810),當中小米智能手機銷量賣為4894萬部,市佔第三。
小米集團(1810)公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頒發最終判決,解除美國國防部對公司「中國軍方公司」的認定,正式撤銷美國投資者購買或持有小米證券的全部限制。
小米(1810)今年1月被美國國防部列為「與中國軍方關連企業」,一度成為美國財政部禁投令目標。
香港科技股受隔晚美股大跌拖累,恒生科指8000點關口得而復失,恒指亦一度跌破二萬八關口,阿里巴巴(9988)、騰訊(0700)、小米(1810)、京東(9618)一樣告跌,其中美團(3690)更2日累跌逾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