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議員麥卡錫成為歷史上首位被罷免的眾議院議長,由保守派共和黨眾議員Matt Gaetz等8人提出,並獲得所有民主黨議員支持,投票結束後,麥卡錫盟友、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Patrick McHenry擔任臨時議長,在確定新議長前,眾議院的議程陷入停頓,共和黨緊急召開會議。
福特汽車(F)行政總裁Jim Farley表示,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提出加薪40%、減工時等要求可能會令公司破產。
美國經濟較市場預期穩健,摩根大通行政總裁 Jamie Dimon 表示,雖然美國經濟仍然蓬勃,健康消費者的資產負債表及薪酬正在上升,正支撐著經濟成長,惟實際上風險遍佈,因此相信經濟榮景可存在多年,則是一個大錯誤。
評級機構惠譽關注美國政府財政情況未來3年將惡化,加上債務高企,因此下調美國長期外幣信用評級1級,由「AAA」降至「AA+」,評級展望穩定。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家魯賓尼(Nouriel Roubini)認為,人工智能(AI)進步,將提升長期生產力。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創辦人Ray Dalio表示,美國產生過多的債務,但又缺乏買家,故正在處於大型債務危機周期後段的開始(at the beginning of a late, big-cycle debt crisis)。
評級機構惠譽將美國評級納入負面觀察名單,反映惠譽可能下調美國的AAA評級。
「商品大王」羅傑斯(Jim Rogers)日前表示,美元作爲世界頭號貨幣的時代即將結束。
美國債務上限仍未能達成協議,美國近150名商界領袖發表公開信致美國總統拜登及國會議員,促迅速採取行動,盡快達成協議,避免債務發生潛在災難性違約。
美國財長耶倫連日警告,如果國會未能就調高債務上限達成共識,美國將於6月1日債務違,勢必令金融市場動盪。
索羅斯戰友,著名對沖基金經理Stanley Druckenmiller表示,美國經濟在衰退邊緣中徘徊,並預測將會出現硬著陸。
美國財長耶倫警告,若不提高國債上限,將會導致美國經濟出現深度經濟下滑,並重申財政部於6月會無法應付一切債券要求。
美國地區銀行信心危機蔓延,有傳部分銀行考慮出售資產,股價在兩日慘遭「腰斬」,路透引述消息人士指,美國聯邦及州政府官員正評估近數日銀行股大幅波動、沽空活動增加,背後是否存在市場操縱。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接受彭博訪問時表示,相比美國銀行業持續動盪,他更加擔心華府的債務上限僵局。
99歲的芒格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不僅表示美國銀行業堆滿了「地產壞賬」,他還表示投資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投資者將需要應對低回報期的挑戰。
繼加密貨幣銀行Silvergate爆煲後 ,美國硅谷銀行(又稱矽谷銀行)母企SVB Financial(美:SIVB)周四突然宣布融資計劃,並迅速擴大規模至22.5億美元(約176億港元),以抵銷拋售債券投資組合所引發的損失。
美國前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去年高調到訪台灣,她最新接受《Politico》訪問時,憶述在午餐會遇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時,對方指拜登政府新簽的芯片法案斥520億美元補助芯片業僅是「好的開始」,但若美國認為可以迅速把世界上其中一個最複雜的電子製造產業本土化,這是非常天真的想法。
美國勞工部調整2023年CPI通脹權重變化,據公布,權重上調幅度最大的是房屋,由42.36%上調至44.38%,娛樂及食品飲料權重亦輕微上升,而最大下調幅度是交通、教育與通訊及醫療,權重變化正反映疫情大流行時的影響。
美國記憶體廠美光(Micron)2023財年首季營運虧損,每股虧損4美分,並預期第二季虧損恐將進一步擴大,同時決定裁員10%,約有近5000人受到影響。
內地近日加快放寬防疫措施,全球最大對冲基金橋水(Bridgewater)聯席首席投資總監Greg Jensen表示,中國經歷三年防疫封控後重開,將加大促使央行加息的通脹壓力,對美國及歐洲經濟增長構成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