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道,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對其成員公司的調查,持續加劇的雙邊緊張局勢,正在影響美國公司在華業務的各個方面,包括銷售受損、利潤下降、投資取消或推遲。
外電報道,由於憂慮中國經濟前景,加上對於中國政府自7月底以來欠缺明顯刺激經濟政策感到失望,而房地產市場再現震盪,亦加劇投資者對中資股的負面情緒,故外資於8月份從新興市場投資組合,淨沽出價值逾155億美元(1209億港元),創一年來最大單月淨流出,而中資股為沽貨重災區。
中東主權財富基金在2023年毫無疑問成為投資中國市場的一大亮點。
市場關注中國經濟情況,中國英國商會副主席Chris Torrens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雖然中國經濟復甦已經放緩,但中國經濟狀況並不像主流情緒所憂慮般出現嚴重的系統性問題,而且隨消費開支增加,當地經濟正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在外資持續多日淨沽出A股之後,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道,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將在香港與全球一些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開會,以阻止資金離開中國市場。
多家公募基金及券商機構集體提出自購救市,再加上知名私募基金經理、上海半夏投資創始人李蓓在公眾號上呼籲資金入市,不過今日股市表現遠未算得上是「復仇」。
《彭博》報道,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在上周五(21日)與全球投資者舉行會晤,與會者包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中國主管吳亦兵、華平投資高層代表等。
《金融時報》引述高盛一份報告指出,相較於其他亞洲新興市場,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資金流入較少,為六年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
國際金融協會(IIF)表示,外國投資者在11月流入中國股市達到85億美元,為今年以來單月最高。
恒生指數今日表現差絕亞太區主要股市,全日跌1030點或6.4%,國指跌7.3%,科指更跌逾9%,遠遜於亞洲區內其他市場。
國家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首8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384億美元,按年增長20.2%。
外資繼續減持中國債券,8月份外資減持總值51億美元的中國債券,為連續第7個月減持。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發佈調查表示,中國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已經取代了美中關係惡化,成為美國公司在中國頭等擔憂的大事。
《路透》引述Refinitiv Eikon和港交所數據,指外國投資者在6月份購買了價值約110億美元(約863億港元)的中國股票,創去年12月以來最大的月度流入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