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英偉達,美:NVDA)行政總裁黃仁勳早前接受訪問時曾稱,理論上可在台灣以外製造半導體,但中國內地市場無可取代。
輝達(Nvidia)創辦人及執行長黃仁勳近日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提到,中美貿易戰對晶片業的衝擊,他坦言拜登政府(Biden Administration)的出口管制措施,已經讓輝達被綁手綁腳,無法在輝達的一大市場上銷售先進晶片,甚至以矽谷的晶片業者猶如「雙手被綁在背後」(our hands tied behind our back)來形容當前的處境。
中國網信辦發布,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依法對美光(MU)公司在華銷售產品進行了網絡安全審查,發現美光公司產品存在較嚴重網絡安全問題隱患,對中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造成重大安全風險,影響中國國家安全。
美國人工智能晶片生產商英偉達Nvidia(美:NVDA)表示,就旗艦晶片產品H100推出中國市場版本H800,以符合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
《電子時報》引述PC製造商消息人士透露,英特爾將推遲向台積電下3nm芯片訂單至2024年第四季度。
美國前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去年高調到訪台灣,她最新接受《Politico》訪問時,憶述在午餐會遇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時,對方指拜登政府新簽的芯片法案斥520億美元補助芯片業僅是「好的開始」,但若美國認為可以迅速把世界上其中一個最複雜的電子製造產業本土化,這是非常天真的想法。
據《彭博》報道,荷蘭半導體光刻機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US) +8.740 (+1.307%) 公布,有一名在中國的前員工涉嫌盜取公司專利技術的數據,可能違反出口管制措施,未知被盜取數據是否涉及光刻機開發。
美國記憶體廠美光(Micron)2023財年首季營運虧損,每股虧損4美分,並預期第二季虧損恐將進一步擴大,同時決定裁員10%,約有近5000人受到影響。
據路透社引述多名消息人士報道,內地政府正制定一籃子推動國產半導體行業發展政策,補貼金額超過1430億美元(約1.12萬億港元),以對抗華府聯同其盟友對中國即將實施的一系列新晶片禁令,促進內地半導體生產和研究活動,有關補貼措施最快於明年首季落地,向晶片產業鏈實現自給自足邁出重要一步。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電商巨擘阿里巴巴(9988)不能從軟銀旗下英國晶片設計商Arm購買部分最先進晶片設計,基於公司判斷美國及英國將不會就科技出口批出許可。
中國據報正制定一項規模逾1萬億元人民幣的財政激勵計劃,以扶持國內芯片產業發展,並與美國競爭。
世界首富馬斯克旗下擁有包括神經科學新創公司Neuralink等多家企業,此前Neuralink早已公布在動物作大腦芯片植入測試。
據外電報道,為應對以美國為首的進一步制裁,中國招募阿里巴巴 (9988) 和騰訊 (0700) 等科企共同參與設計芯片。
英偉達提供另一批名為A800的新型先進芯片予中國客戶,以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要求,惟其速度較原先的A100芯片為慢。
美國大型芯片股Lam Research科林研發(美:LRCX)公布第三季業績,公司表示,由於美國對中國的芯片禁令,明年來自中國的收入將顯著減少,估計公司明年損失20億至25億美元收入,Lam Research主席及CEO Tim Archer表示,已採取必要的措施,以令公司合乎規定,並已經停止付運及技術支援。
美國近日收緊到華半導體出口限制,並將晶片製造商長江存儲(YMTC)等31家中國列入「未經核實清單」,《日經》引述消息指,蘋果公司已暫停在旗下產品中使用長江存儲的儲存芯片的計劃。
《彭博》報道,英特爾Intel(美:INTC)正在計劃大裁員,裁員人數可能數以千計,包括銷售和營銷在內的一些部門可能會裁員約20%。
全球晶片代工龍頭台積電(TSM)表示,全球晶片需求激增,公司今年將增加投資擴充產能,金額或比去年增加至47%,晶片投資額或高達440億美元(3360億港元)。
台積電(TSM)週四(13日)公佈最新業績,2014年第4季合併營收4382億新台幣(約1235億港元),按年增21%,勝公司展望,亦超市場預期;季度盈利達1662億新台幣(約468億港元),按年增16%。
全球芯片短缺日益嚴峻,部分汽車製造商要暫停部分工廠運作,包括通用汽車(GM)以及福特(F)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