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投資專欄】全球十五年債務周期,小心經濟衰退致「量寬十年」泡沫爆破?

投資專欄
【MD投資專欄】全球十五年債務周期,小心經濟衰退致「量寬十年」泡沫爆破?

世界經濟發展如同巨大鐘擺,在繁榮與衰退之間不斷擺盪。回顧過去百年,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種週期性變化。特別是在債務週期方面,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提出的「明斯基時刻」概念,指的是信貸週期中資產價格突然大幅下跌的現象。根據統計,過去100年中發生過48次一般性債務危機,平均每15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大型債務危機。值得注意的是,從2008年金融危機算起,我們已經進入了新一輪15年週期的尾聲(2023-2024年)。

重大債務危機回顧

1982年 墨西哥債務危機:墨西哥無法償還巨額外債,引發全國經濟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出手救市,但墨西哥GDP仍下滑近15%。危機持續約2年。

1994年「債券大屠殺」:美聯儲將利率從3%快速提高至6%,導致債券市場遭受重創。

1997年 亞洲金融危機:始於泰國放棄固定匯率制度,迅速蔓延至印尼、韓國等國。東亞各國經濟直到2002年才完全恢復。

2008年 全球金融危機:源於美國次貸危機,導致雷曼兄弟破產,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美國GDP下跌4.3%,全球經濟衰退持續約2年。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美聯儲採取了空前的量化寬鬆政策,其資產負債表從疫情前的約4萬億美元激增至2021年底的8.9萬億美元,短時間內增加了近5萬億美元。這種前所未有的貨幣供應增長,不可避免地加劇了通貨膨脹壓力。整體經濟週期,是由很多長短週期交織而成。當債務率上升,負債變得太大而無法維繫時,就會導致債務減記和債務貨幣化,2008年正正如此。美國金融海嘯令到銀行及企業深陷破產危機,最終迫使美國以量寬救市。與此同時,伴隨金融經濟週期的,還有各國內部的政治週期、國家之間的地緣政治週期亦會互相影響。

2022年,美聯儲開始實施縮表計劃,單是2023年全年合計「縮表」約1.14萬億美元。其後3年,美聯儲計劃再縮減約三分之一的資產負債表。美聯儲的縮表行動實質上是一種全球財富回流的計劃。歷史表明,這種回流往往伴隨著區域性或全球性危機:

過去幾次樓市大跌,包括1997年、2003年及2008年都不是因為辣招,而是因為外圍經濟急速變壞,導致香港失業率上升,從而令到香港股市及樓市下跌,並陷入經濟衰退。2008年金融危機的黑天鵝本質源自於無知,而不是沒有人提醒;今天開始講的經濟衰退,小龍2022年已經開始講,世界或者會因為突發事情,令到經濟忽然急速轉差。不過唔緊要,因為如小龍之前所講,最終專家都是冠上「黑天鵝」去合理化這個危機,而很多人都會成為這一套災難片的配角。

近日,摩通(美:JPM)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認為,美國經濟軟着陸的可能性約35%至40%,經濟衰退是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但很多人期待的是減息之後帶來的大陽春。可能十年榮景,最終都會泡沫爆破。


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