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欄】做對「分散投資」,才能在風高浪急時分散風險,不會跟隨大熊市下跌(錢琛)

投資專欄
【獨家專欄】做對「分散投資」,才能在風高浪急時分散風險,不會跟隨大熊市下跌(錢琛)

常說要分散投資,但談到分散的資產類別,普遍投資者都只談股、債、商品、匯等傳統資產,忘記了幣這類新興資產,更遑論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早期企業等等另類投資。更何況,真正要分散的層面並非資產類別,而是交易策略。簡單而言,除了風投/早期企業外,幾乎所有資產在風高浪急時都未能達到分散風險之用,皆因它們在大熊市時都會一同下跌,2020年首的大跌市就是最佳教科書例子。

此欄會重點討論分散策略的具體操作。

首先討論下分散的層面。根據觀察,坊間有三大分散投資層面,分別是資產類別、交易頻率、以及策略類型。個人認為利用策略類型作為分散的切入點最為全面,而且策略也能有不同的交易頻率,作進一步分散。

根據資產類別來分類其實最無助分散,因為最終的討論前設都是「買甚麼」,無論是買股、買債、買匯等等,都是buy and hold、或是long only的策略,熊市時必然損失慘重。相反,以策略類型與交易頻率來區分策略,就能衍生出大量不同本質的策略,最大化投資組合的策略多樣性。

先談策略類型。第一種是博升跌。最常見的基本面投資、利用技術分析炒幣價等等,都透過幣價升跌來賺錢。單純地博升跌的策略,一般要在效率較低的市場上才能獲利,所以在幣市使用這類策略非常合理。

那麼,要如何找到多個博升跌的策略?答案是找出各種交易訊號。利用訊號進行買入/沽空,就會成為交易策略。例如,幣的現價減去實現價格(realised price)差太低,就可以是買入訊號。又例如,幣的期權引伸波幅太高,就可以是沽空訊號。以上兩個例子,其實都是在量化市場情緒,但量化的面向不同,就算其中一個訊號失效,另一個也能補上,令兩個策略同時損失的機率減低,真正做到分散博升跌策略。

第二種策略類型,也是博升跌,但並非博價格升跌,而是博波動性的升跌,也就是行內常說的博gamma/vega。這類策略要透過波動性產品執行,當中最大流動性的就是期權。博波動性升跌的策略有四大類,分別為long strangle、long straddle、short strangle和short straddle,前兩個為博波動性上升的策略,後兩個則為博波動性下跌的策略。事實上,strangle和straddle都是同時long/short call和long/short put,唯一不同之處在於期權的入價情況,strangle由OTM call與put組成,straddle則由ATM call與put組成。Straddle較易入價,打和點(breakeven point)較近,獲利條件較為寬鬆,但由於ATM期權有較多時間值,組合的起始期權金較高。因此,做strangle還是做straddle,其實是起始成本和打和點的取捨。

此外,預測波動性一般也比預測幣價容易。由於價格回報的自相關性(autocorrelation)普遍為0,但波動性一般有統計顯著的(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的自相關性,可以利用昨天的自相關性預測今天的自相關性。換句話說,假如今天的波動性大升,明天波動性繼續上升的機會率也會很高,所以炒波幅一般比炒價格方向容易。

至於第三種策略類型以及不同交易頻率的策略,下回再續。

*文章獲 錢琛 授權獨家刊登,標題為編輯所擬。

免責聲明:本網刊載的所有投資意見,只可作參考用途。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本集團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